
拓成多媒體講臺為江西上饒教育騰飛插上“數字雙翼”
近幾年來,鉛山縣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教育投入不斷增加、辦學環境顯著改善、師資力量日漸增強、辦學效益明顯提升……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滿足群眾教育需求的征途中,鉛山人用汗水播灑希望,譜寫著一曲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華彩樂章。
.jpg)
初冬寒氣襲人,走進鉛山縣新安埠中心小學,校園內卻處處彌漫著歡 樂的氣氛。校園“科技苑”內,孩子們興高采烈地開著火車模型,操縱著機器人,觀賞著科技圖展……課堂上,丁勇老師打開電子白板軟件,在“教育云平臺”上找 出這節課所需的課件,片刻,一堂有趣的語文課就展現在孩子們面前。這只是鉛山縣教育信息化工作高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幾年來,鉛山縣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教育投入不斷增加、辦學環境顯著改善、師資力量日漸增強、辦學效益明顯提升……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滿足群眾教育需求的征途中,鉛山人用汗水播灑希望,譜寫著一曲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華彩樂章。
搭建平臺 “數字校園”課堂更精彩
11月18日在鉛山縣河口一小錄播教室內,丁燕晴老師正在執教《小小的船》,她和孩子們一起讀兒歌、唱兒歌、背兒歌,又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帶孩子們閱讀叢書中的《月牙》。同一時間,這節充滿了童真童趣的電教優良課已通過“三通兩平臺”傳送到全縣的大部分學校課堂上。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為現代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教育理念、教育路徑、教育監管、教育手段等正悄然發生高的變革。“2013年以來,全縣教 體系統把‘三通兩平臺’建設作為根本任務,加大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力度,不斷完善教育信息化工作機制,著力提升信息技術管理應用水平、拓寬教育宣傳陣地、 打造數字化校園和省級圖書館示范學校,積極探索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模式,以信息化帶動鉛山教育的現代化。”鉛山縣教體局局長張紅松介紹說。2015年初,該局制定并印發了《鉛山縣教體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工作的實施意見》,確認了教育技術工作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為全縣教育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鉛山縣認真按照各校布局規劃調整,有序推進信息化建設。2014年以來,全縣54所公辦中小學和120所村小,除個別校舍搬遷或 改造尚未完成的村級小學外,其余學校全部實現了拓成牌多媒體講臺等“班班通”。其中,村小、教學點教室全部配備了液晶觸摸一體機;縣城學校配備了鋼制講臺、交互式電子白板或液晶 一體機。2015年初,該縣中心小學以上的學校全部實現100M光纖寬帶互聯網接入校園,其中縣城學校帶寬達到200M,村小、教學點達到30M以上。各 中小學結合學校實際采取有線和無線等方式組建校園網絡,全縣85%的中小學已建有校園網,部分學校還建有網站和校級資源平臺,初步實現了信息共享。
此外,該縣加大投入經費,切實按照標準配置中小學多媒體講臺等多媒體設備、計算機及網絡教室等信息化設備。近年來,充分利用“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農 村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義務教育信息化建設”等項目,切實做好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2014年,該縣教體局開始實施電教經費統籌,兩年來共統籌資金 450萬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其中,為14所學校配備了學生計算機云教室和電子備課室;為4所學校建設了自動化錄播教室。今年開始,全縣各項目 中電教設備資金占總資金比重不低于30%。2015年,鉛山努力爭取作為上饒市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試點縣,積極與移動公司合作,全力做好“數字化 校園”創建和“三通兩平臺”建設。今年,鉛山縣教體局自籌資金470余萬元采購圖書、設備用于支持學校創建“省級示范圖書館”和“數字化校園”。
.jpg)
時尚現代的教學樓、高標準的科學實驗室、干凈整潔的食堂餐廳、寬闊平坦的塑膠運動場、設施齊全的音美專用教室、先進的數學多媒體教學……如今,隨著教育信息化、教學現代化、管理科學化、溝通即時化目標的逐步實現,鉛山各中小學各特色的教改模式進行得如火如荼,傳統教學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培訓 提升教師“新技能”
近年來,鉛山縣多措并舉加強教師信息技術管理應用能力培養,提升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管理應用能力。
除了督促學校將信息技術校本培訓常態化以外,該縣電教站聘請各校信息技術優良教師,組成縣級培訓團隊,先后開展了“班班通”設備管理應用培訓、課件制作 培訓、微課視頻制作培訓、一體機與電子白板應用管理培訓、上饒教育云平臺應用培訓、“三通兩平臺”資源應用培訓等縣級培訓班30期,共計培訓2400余人 次。開展教育技術示范校送教下鄉活動7期,指導全縣各校開展信息技術應用校本培訓共計218次,較好的提高了全縣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2015年9月, 該縣邀請省電教館3位專員為100多名校長和骨干教師進行了信息技術送培下鄉活動。該縣還依托教師國培項目和網上研修,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全國中小學教師繼 續教育網和江西教師遠程教育網的遠程培訓。
為了加強“班班通”設備的使用、管理和維護,提高各校學生管理員對“班班通”設備的管理水 平,該縣在每所學校設立了“信息技術處”,各校每個班級還成立了“班班通”設備學生管理小組,并定期開展學生管理員培訓。“我們制定了《鉛山縣中小學教師 教育技術應用考核制度》,于本學期開始對全縣各校分期分批開展教師‘班班通’應用考核,考核分筆試和現場操作,要求‘班班通’設備人人會用,應用考核人人 過關。目前,全縣專職3080教師‘班班通’操作使用熟練率達95%以上,能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資源的教師達100%。”鉛山縣教體局副局長張福蓮說。
深化運用 帶領教育發展的“新引擎”
“打開電子白板中的教師云平臺后,我要選擇性地使用課件,該怎么操作?”11月24日,鉛山縣鵝湖小學前進村完小年近60的老師黃美仙在“語文主題學習 交流微信群”中問道。不到一分鐘,電教站的老師就給與了“標準答案”。鉛山教育QQ和微信群、鉛山教體局微信群、鉛山電教QQ和微信群、鉛山縣mis數據 填報群、省館送培下鄉活動QQ和微信群、教壇新風微信群、鉛山三通兩平臺工作微信群……如今,像這樣的交流平臺在鉛山教體系統已達十余個,教師在教學中遇 到的問題實現了零距離交流。
在教育信息化教學過程中,該縣各級學校積極探索,有效運用信息化設備及資源進行教學實踐,在德育教育、安全 教育以及假期教師業務培訓等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均充分發揮信息化設備的作用。各校教師重視教學資源挖掘,積極收集、整合和自制各類課件,長期開展教研組 集體備課活動,充分利用全國基礎教育資源網、江西基礎教育資源網、上饒教育云平臺、鉛山教育資源網和學校網站資源等教學課件,較好的應用于教學活動。
為了提升教師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鉛山縣教體局舉辦了“教師信息化背景下‘活動元’教學優良課大賽”,以此發揮教育信息化“引擎”作 用,推進教育信息化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催生課堂教學新常態。各學校也紛紛以片區為單位開展各類現代教學手段優良課比賽。
每學期全縣中小學校教育技術工作評估檢查結束后,教體局及時在本期評估成績優良的學校召開全縣教育技術工作現場交流會。全縣各校校長、教育技術處主任到場參與交流,并現場參觀學習先進學校的成功經驗。
如今,全縣各校“班班通”賽課常態化,教研組集體備課實現電子化。該縣每年都開展教師“班班通”優良課、說課、微課、課件制作等信息技術師生技能比賽。 近兩年來,全縣教師參加教師優良教學資源展示活動獲得市以上獎項從一等獎到三等獎屢見不鮮,農村教師獲獎率也大幅度提升。
巍巍黃崗山育神秀,滔滔信江河潤萬物。當陽光和微笑寫在每一個人的臉上,當理想的航船從這里起航,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鉛山的教育信息化定會收獲一個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同類文章排行
- 監控操作臺的組成及設計理念分別是什么?
- 長沙弱點監控立桿安裝注意事項
- 選擇監控立桿時有以下三點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 監控操作臺的清洗方法有有哪些?
- 交通監控立桿有哪些獨特工藝特點?
- 監控操作臺在證券市場越來越流行的原因
- 小區安裝監控操作臺的意義體現
- 鈑金加工必學的25個基本概念
- 鈑金加工工藝大全介紹
- 鋁合金外殼沖壓毛刺的問題
最新資訊文章
- 民主選舉促發展 信托責任譜新篇——工會暨議事機構換屆選舉圓滿完成
- 生逢盛世 重任在肩 奮進新征程
- 月是天上圓,情是金炬濃
- 光影鑄魂,強企有我——觀影《1921》主題黨日活動
- 祝賀湖南鈑金協會會員大會圓滿成功!
- 月滿中秋夜 情滿金炬人
- 精益精工 · 匠心筑信
- 助力教學,“我”在行
- 乘風破浪,踏浪而行
- 【湖南鈑金行業協會活動】融貫政策、抱團前行、自主創新、共謀發展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