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教育裝備】多媒體教育信息化 要有裝備更要激活人才
日前,四川省教育廳下發《2014年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提出近年來,省各級政府、學校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設力度,信息化校園得到空前發展,許多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鄉村學校,都接上了互聯網,用上了電子白板、多媒體講臺、電腦教學。但與此同時,由于能用會用電子設備的教師有限、部分教師教學習慣的慣性,不少學校的信息化教學設備處于“休眠”狀態。
如何激活并堅持有效運用,成為擺在教育信息化面前的一道難題。四川省教育廳日前下發《2014年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整體、、系統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應用。省教育廳廳長朱世宏指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應用,不應用就失去了教育信息化的意義和作用。
設備維護成本高學校不敢多用
從省教育廳了解到,目前,四省教育信息化建設取得長足進步,信息化技術裝備從城市學校向農村學校擴展。
以達州市為例,截至今年6月,該市中小學校已擁有計算機3.8萬余臺、計算機網絡教室679間、多媒體專用教室798間;學校配備了班級多媒體教學設備,實現“班班通”的班級6922個;建有網站的學校130所、建有校園網的學校53所,寬帶接入互聯網的學校502所,絕大多數邊遠農村學校的孩子,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獲取優良教育資源,提升了農村教育質量,推動了農村教育發展。達州市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該市的目標是,再過幾年,百名中小學生擁有計算機的數量達到10臺,2015年班級多媒體實現普及。
伴隨著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大規模推進,應用卻是一個問題。部分區(市)縣財政并未開列教育信息化所需的電費、維護費,也使學校不敢充分、完全地使用教育信息化設備。部分學校出現了“學生急于想學,學校無力使用”的尷尬處境。
自貢市一所鄉村學校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他們學校建設了“數字閱覽室”,學生很喜歡,但維護成本高,只能分年級每周讓學生使用一次。
缺乏老師信息化課堂難推廣
教育信息化應用是核心,教師是關鍵。來自基層教育部門的反饋顯示,很多學校沒有遠程教育管理人員和教學人員編制,很多農村學校沒有專門的教育信息機構和老師,業務由學校教務或政教或后勤部門代管。由于從事信息技術教學的老師缺乏,大多是其它學科老師兼任,限于學科教師的知識結構和水平,不少技術設備處于閑置狀態或者開發使用不足狀態。
據悉,由于沒有老師的示范、帶領,老師們主要靠興趣自學,有的老師開始還學習做多媒體課件、接受互聯網上一些新鮮的教學手法、選擇電子白板上課,時間長了,興趣漸失,或者設備壞了,或者遇到問題不能方便請教,又回到了用粉筆、用老式教案、滿堂灌的傳統課堂。
四川師大一位到北川縣鄉村學校支教的老師說:“現在農村學校電子白板、多媒體講臺、電腦都不缺,就是會用的老師缺,因為農村特別是相對偏遠地區的鄉鎮學校,老師留不住,信息技術老師更是難留。”德陽市教育部門曾經調研估計,一所鄉鎮學校,至少要有3-8名熟練的信息化骨干教師,才能帶動學校的信息化教育良好發展。
抓培訓提升應用能力
面對此現狀,省教育廳提出,今后一個時期,將把教師信息技術素養的提高,作為推動教育信息化的抓手。
朱世宏說,教師對數字教學資源的應用,不能僅僅局限于改變教學的技術、手段和方法,還要作整體思考和系統設計,要立足于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結構,調整教學的關系,致力于對教育教學產生整體的深遠的影響。
按照省教育廳的安排,今年起,將實施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教師、管理人員和校長等2.3萬余人。我省將根據“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進度,依托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在線培訓系統,組織開展好批3124個教學點骨干教師遠程培訓。確保為每個教學點培訓1名骨干教師,提高教學點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著力推動各級教研系統深入到信息化教育教學運用的第一線,加大研究力度,以此引導和帶動教師普遍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動教育信息化應用的常態化。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監控操作臺的組成及設計理念分別是什么?
- 長沙弱點監控立桿安裝注意事項
- 選擇監控立桿時有以下三點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 監控操作臺的清洗方法有有哪些?
- 交通監控立桿有哪些獨特工藝特點?
- 監控操作臺在證券市場越來越流行的原因
- 小區安裝監控操作臺的意義體現
- 鈑金加工必學的25個基本概念
- 鈑金加工工藝大全介紹
- 鋁合金外殼沖壓毛刺的問題
最新資訊文章
- 民主選舉促發展 信托責任譜新篇——工會暨議事機構換屆選舉圓滿完成
- 生逢盛世 重任在肩 奮進新征程
- 月是天上圓,情是金炬濃
- 光影鑄魂,強企有我——觀影《1921》主題黨日活動
- 祝賀湖南鈑金協會會員大會圓滿成功!
- 月滿中秋夜 情滿金炬人
- 精益精工 · 匠心筑信
- 助力教學,“我”在行
- 乘風破浪,踏浪而行
- 【湖南鈑金行業協會活動】融貫政策、抱團前行、自主創新、共謀發展
您的瀏覽歷史
